聆音玉砚 发表于 2017-1-3 10:47:21

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何内讧?

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何内讧?杨被杀是洪指使的吗?看看学者怎么说!

1856年9月2日,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与燕王秦日纲,突然率兵三千,进入天京城(今南京),并迅速围攻东王府,把东王杨秀清及其全家杀害,随后又大开杀戒,在没有任何抵抗下,使东王部属两万人倒在天府广场血泊之中。这场血腥的大屠杀是怎样发生的?谁是真正的主谋?对此,史学界的观点也不相同。

绝大多数人认为,这场大屠杀起因于“逼封万岁”。

洪杨金田起义之前,创立“拜上帝会”,洪秀全自称天父的儿子,是来代天行道的,从而成为了“拜上帝会”和太平天国理所当然的领袖;杨秀清当然不甘落后,也自称是天父的儿子,还经常在公众场合伪托天父附体,逐步取得了代天父立言的资格。1856年,太平军击破江北大营之后,胜利在望,但随之而来的是争权夺利愈演愈烈。诸王中尤其是杨秀清,权利欲迅速膨胀,多次运用“代天父立言”的手法,企图控制天王。
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149e0000518d60ddbd53
到此,洪杨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和激烈化。《贼惰篡闻》分析道:“秀清叵测奸心,实欲虚尊洪秀全为首,而自揽大权独得其实,其意欲仿古之权奸,万一事成则杀之自取。”

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认为:太平天国后期,天朝的实权都掌握在杨秀清手中,洪秀全事实上巳是傀儡,“逼封万岁”只是杨秀清的一种试探,其最终结果是逼洪秀全让位。因此,这场内证是不可避免的了。

不过,有很多学者认为,“逼封说”虽然多有记载,但是大多出于他们的对手,或者是当时的文人骚客之手,属于辗转传闻的性质,作为证据不足信。何况东王被杀时李秀成只是个下级军官,又正在丹阳、金坛一带与清军张国梁部作战,并不在天京,而他所记载的事惰,只是事后官方经研究后提供宣传的结论,不一定是当日的实情。
http://p1.pstatp.com/large/141900084067af46f1e7
更为重要的是,韦昌辉要杀杨秀清,肯定要找个借口对外交代,“逼封万岁”,图谋篡位,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。

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,他亲自参与过韦、杨事件的最后处理,他的说法应当有一定的权威性。他说:“韦昌辉请诛杨秀清,洪秀全不许,转加杨秀清伪号,韦昌辉不服,便将杨秀清杀死。”

话虽然不多,却说清楚了内江的实质和过程。杨秀清获得的是加封“天王”称号,韦昌辉的残杀是为了邀功争宠,而天王还是牢牢地控制着军政实权,否则,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的命运是无法想象的。

不过,也不排斥这种可能,洪秀全迫于杨秀清的势力,不得不应付他,一方面满足他加封的要求,并且诏告天下,目的是为了稳住杨秀清的心;另一方面暗中部署,密召韦昌辉进京,杀掉杨秀清。

认为韦昌辉是“奉诏”诛杀的记载非常多,当时的清朝高级官员也都持有这一见解。
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14210005f5c974117131
为什么认为是“奉诏”的呢?其证据是:

第一,杨秀清是太平天国仅次于洪秀全的第二号人物,位高权重,是洪秀全所信赖的人物,韦昌辉杀杨秀清,败则灭族,胜了也难逃罪责。如果没有洪秀全的诏令或默许,韦昌辉胆子再大也不敢鲁莽行事的。

第二,当时天京各门都有重兵把守,而且守军都属杨秀清控制,如果没有天王的特殊诏令,韦昌辉是不可能带着三千人马,从从容容地进入天京(南京)南门,将东王府包围得水泄不通的。

第三,韦昌辉杀杨之后,洪秀全不但没有定他的杀头之罪,只是进行了所谓的惩罚,当东王部下在天府广场观看北王受责,丧失警惕之时,另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则不失时机地顺利开始,二三万东王战士躺在天府广场血泊之中,至此,东王对洪秀全的所有威胁已全部解除。
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149a0001e6debb7d7113
对杨秀清之死,还有一种说法,即“擅杀”。这种说法认为韦昌辉杀杨秀清的主要原因有几个:

一是忌贤。天王密诏韦昌辉之说查无实据,李秀成《自述》中说:洪秀全反加杨秀清封号,“韦昌辉不服,便将杨秀清杀死。”由此可知,韦昌辉杀杨秀清,只是属于个人的忌贤妒能、争宠邀功的性质,并不是受人指使。

二是逃罪。咸丰六年夏,韦昌辉带兵攻打江西,接连几次都失败了,按照太平天国规定,损关失地者要受处罚,甚至处死。韦昌辉为了逃避惩罚,就带三千人马进京,准备向天王洪秀全求情,天王命令他“诣东王府请命,倘赦尔罪,速赴援毋缓”,韦昌辉一向与杨秀清有矛盾,自己曾“及受其辱”,担心这次向他求情也不会有结果,所以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。他也了解天王与东王向来有矛盾,如果自己杀了杨秀清,想必天王也不会深责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他的判断是正确的。
http://p3.pstatp.com/large/149a0001e706e5bdd2b7
三是杨秀清被杀后,天王迅速责罚了韦昌辉,根据天王圣谕,韦昌辉与秦日纲当众受刑。施刑的时候,“响声可闻,木棍当场折断”,“两人随从均高声痛哭”。后来,洪秀全还将东王死的这天定为“东王升天节”。他命人把杨秀清死难的事,编写为“东王升天节记”,并被载太平天国史册。为了表示自己的哀痛之情,他还把自己的第五个儿子过继给杨秀清,封为“幼东王”,给满门被杀的杨秀清续嗣。可见,杨秀清的被杀根本不是天王所指使的。

假如洪秀全所做的这一切仅仅是一个事后的态度呢?

还有一种折中意见是:虽然洪秀全没有直接下过密诏杀杨秀清,但是他“功高震主”、对洪秀全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,所以韦昌辉杀掉杨秀清,实际上是为洪秀全解除心腹大患,他的内心是认可的。因此,他开始对韦昌辉并无重罚,后来为了平息民愤,又利用翼王石达开之手,剪除了韦昌辉。可谓一石二鸟,太平天国内部从此太平。

不过,这种自相残杀、争名夺利的做法.逐渐失去了军心和民心,天国离末日也就不远了。

文章编辑/信昶银艺术品鉴定资料库,论坛首发,2017/1/3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何内讧?